子宫内膜瘤是一种好发于绝经后女性,起源于子宫内膜的恶性肿瘤。
50-60岁的女性人群发病率较高,在女性恶性肿瘤患者总数中该病发生率为7%。
但近年来的相关数据显示,此病发病率有所上升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表现。
目前,临床尚未明确子宫内膜癌的具体发生机制,相关分析认为可能跟激素、遗传等因素相关。
发病后患者多表现出阴道不规则流血、阴道排液增多,其他伴发症状还包括宫腔积液、腹部包块等。
若不能得到及时治疗会对其生活质量、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01
子宫内膜癌如何选择治疗方式?
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治疗方式。
大多数子宫内膜癌患者在疾病诊断时常处于早期阶段,其预后较好。
外科手术是现阶段临床治疗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方案之一。
但虽然现阶段研究认为多数子宫内膜癌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可获得较为理想的5年生存率,但仍有30%的患者术后将出现疾病复发、转移的情况,且60%病患疾病复发、转移情况发生于术后1年内。
因此,合并高危因素或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应接受辅助治疗,以降低复发率,延长生存期。
质子治疗是当前最先进的放射治疗技术之一。
它可以高度浓缩的剂量穿透肿瘤组织,当正常组织结构跟肿瘤过于接近,可能因手术或常规放疗受到损伤时,质子治疗是一个具有优势的选择。
02
子宫内膜癌术后15个月复发,质子治疗病变完全消退,7年未复发
2022年日本学者报告了一例质子治疗主动脉旁淋巴结孤立性子宫内膜癌复发的病例。
一名59岁的绝经后妇女因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异常和增厚被转诊到该院。
她的病史包括肥胖症和49岁时因甲状腺癌而接受部分甲状腺切除术。
内部检查显示子宫有鹅蛋大小,经阴道超声检查显示子宫增大,子宫内膜增厚至19.5毫米,怀疑子宫肌层深部浸润。
实验室结果显示血清癌抗原125和CA19-9水平升高。
子宫内膜巴氏涂片显示疑似腺癌,活检结果证实存在子宫内膜样腺癌。
腹部磁共振成像显示子宫前壁出现局部占位性病变,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显示子宫体中2-脱氧-2-氟-D-葡萄糖(氟代脱氧葡萄糖)异常积聚,最大标准化摄取值为16.9,以及双侧髂和主动脉旁淋巴结也异常积聚。
患者行延长子宫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巢切除术、网膜切除术以及肾静脉以下盆腔和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
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子宫体1级子宫内膜样癌,子宫肌层浸润大于50%,双侧髂骨和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根据国际妇产科医师联合会指南,病变被诊断为ⅢC2期子宫内膜癌。
手术后,用6个疗程的阿霉素进行辅助治疗和顺铂成功抑制了疾病进展。
然而,初次手术后15个月,PET/CT扫描显示主动脉旁淋巴结子宫内膜癌复发。
主动脉旁淋巴结的复发部位位于左肾动脉正下方,由于左肾近端可能影响肿瘤的手术切除,且再加上传统光子放疗的局限性,质子治疗被认为是该患者的首选。
患者选择在专门从事放射学的先进医疗中心接受质子治疗。
质子治疗的总剂量为68.2 GyE,每次2.2 GyE,51天。
质子治疗期间未观察到严重并发症。
在之后的PET/CT检查中证实复发性病变完全消退。
患者在质子治疗后没有接受任何额外的治疗。
治疗后也未发生与质子治疗相关的并发症。
质子治疗后每三个月进行一次仔细随访包括体格检查、经阴道超声和实验室检查。
至少每6个月进行一次随访CT。
结果显示,质子治疗7年后患者情况稳定,无复发迹象。
03
77岁子宫内膜癌复发患者,53天质子治疗肿瘤消失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 Research》上报道了一例质子治疗阴道复发性子宫内膜癌的案例。
一名77岁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复发,无远处转移。
一个6厘米硬肿块起源于阴道顶端,包围阴道腔,并浸润阴道近端和远端。
患者使用侵入性较小的质子治疗,以尽量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剂量。
计划目标体积的总剂量为74 Gy,分37个部分。
患者接受质子治疗53天,肿瘤消失。
除1级膀胱炎外没有任何并发症,6个月的随访期之后没有进一步并发症的证据。
总的来说,质子治疗可称为复发性子宫内膜癌的有效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Uno K, Yoshihara M, Tano S, et al. Proton beam therapy for the isolated recurrence of endometrial cancer in para-aortic lymph nodes: a case report[J]. BMC Women's Health, 2022, 22(1): 1-6.
[2]Yanazume S, Arimura T, Kobayashi H, et al. Potential proton beam therapy for recurrent endometrial cancer in the vagina[J].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 Research, 2015, 41(5): 813-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