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通常被认为是胚胎发育过程中血管过度发育或分化异常导致的血管畸形,其中以肝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
肝血管瘤的发生率为0.4%~20%,可见于各年龄人群,常见于30~50岁女性。
肝血管瘤常为单发且较小(直径小于4厘米),多发病变约占10%。
01
确诊肝血管瘤怎么办?
大部分肝血管瘤生长缓慢,无明显临床症状,多在体检或其他原因行腹部超声或CT检查时发现。
部分患者因肿瘤直径较大或压迫胃肠道等邻近器官时可出现上腹部不适、胀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症状;
极少数患者因肝血管瘤破裂出现腹腔出血等严重腹部并发症。
发现血管瘤后,推荐的治疗方法是通过定期随访检测血管瘤的生长和变化情况,若发生任何异常,及时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对于直径大于5厘米或有临床症状的血管瘤,因瘤体增大,出现对周围脏器的压迫症状和对心血管系统的不利影响,或可能出现瘤体破裂危及生命的患者,需及时接受治疗。
当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介入治疗和放射治疗等。
02
46岁女性确诊巨大肝血管瘤
无法输血致手术困难
2021年《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Radiation Oncology》上报道了一项质子治疗巨大肝血管肿瘤的病例。
根据研究者的经验,质子治疗对肝血管瘤是安全的,可实现良好的局部控制,而不会造成严重的肝损伤,还有望将晚期不良事件的风险降至最低。
患者为一名46岁的女性,无肝功能异常。
3年前体检显示肝胆酶升高,腹部超声检查发现肝肿块。
腹部CT显示,肝脏左侧叶80×80毫米的肿瘤,造影图诊断为巨型血管瘤。
还观察到外周胆管扩张,胆管和血管受压。
体格检查显示腹部平坦柔软,右肋骨压痛。
由于这些症状,该患者的巨型肝血管瘤被认为需要马上接受治疗。
03
质子治疗肿瘤持续缩小
已缓解15年
然而,由于患者的宗教信仰,她无法接受输血,这使得手术切除变得困难。
因此,她被转诊到另一家医院接受质子治疗。
患者第一次就诊时,肝功能为Child-Pugh A(表示肝功能良好或轻度损伤),肿瘤标志物无升高。
患者开始接受总剂量为28.6Gy的质子治疗,分13次进行。
质子治疗后肿瘤大小持续缩小,1年后缩小至50×50毫米,1年半后缩小至44×33毫米,2年后缩小至40×26毫米,3年后缩小至36×26毫米。
此后每年进行一次超声检查随访,肿瘤仍在缩小。
11年后,MRI图像显示肿瘤已减少至29×15毫米,并且大小保持不变,已经很难被超声波识别。
肝脏没有变形,除了肿瘤照射区域的萎缩外,肝脏其余部分没有变形且保持完整。
血液检查中也没有肝胆酶增加,腹部检查也没有症状了。
体力状况评分为0(表示患者能正常生活),患者完全恢复健康。
超声和MRI显示完全缓解已维持15年[2]。
总的来说,质子治疗肝血管瘤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是肝血管瘤患者极好的治疗选择。
参考文献
[1]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肝血管瘤专业委员会.肝血管瘤诊断和治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19版)[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9, 39(08)
:761-765.DOI: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9.08.01.
[2]Shimizu, Shosei, et al. "Proton beam therapy for a giant hepatic hemangioma: 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Radiation Oncology 27 (2021): 15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