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
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持续增长趋势。
已成为了严重威胁我国男性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和内分泌治疗和化疗等。
对于局限性前列腺癌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是其根治性治疗的主要方式。
目前,放射治疗是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贯穿前列腺癌的整个治疗过程。
01
质子治疗前列腺癌优势显著
质子治疗是当前最先进的放射治疗技术之一。
早在1990年美国Loma Linda大学的医学中心就建立了第一个质子治疗中心。
自那时起,基于医院的质子治疗设施数量开始呈指数级增长。
到2020年底,全球已经有超过25万人接受了质子治疗。
而前列腺癌一直是质子治疗的主要治疗部位之一。
跟传统放射疗法相比,质子治疗前列腺癌具有显著的优势。
由于质子跟光子的特性不同,质子可将剂量沉积限制在目标区域,有利于正常组织器官的保留和目标区域剂量的增加。
几项剂量-体积比较研究表明,跟光子放疗相比,质子治疗降低了直肠和膀胱接受低剂量的平均剂量和体积百分比。
相关研究显示,在前列腺癌的治疗中,光子放疗在场外器官包括胃、肺和甲状腺中发生继发性恶性肿瘤的风险至少比质子治疗高5倍。
02
2年无进展生存率高达99%
佛罗里达大学质子治疗研究所2010年的一项研究,报告了质子治疗前列腺癌的早期结局。
该研究纳入了211例前列腺癌患者,最短随访时间为2年。
结果显示,2年的总生存率为96%,2年无进展生存率为99%[5]。
仅出现1例3+级胃肠道症状,6个月、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出现2+级胃肠道症状的患病率分别为0%、5%、6%和4%。
质子治疗后2年的累积胃肠道症状患病率为10%。
由此可得,质子治疗前列腺癌的早期结果疗效高、毒性极小。
03
案例:质子治疗是首选,不耽误正常工作生活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中表示:质子治疗是一种有效且可接受的外照射形式。
约翰霍普金斯医学中心报道了几例质子治疗前列腺癌的病例。
病例1:光子放疗不成功,8周质子治疗效果好
一名68岁的男子被诊断为局部晚期、极高风险、非转移性前列腺癌。
治疗初始,当地的放射肿瘤学家尝试用光子治疗进行计划。
但由于患者的解剖结构,该治疗计划未成功。
因此,患者被转诊考虑接受质子治疗。
患者共接受了8周39次质子治疗,患者对质子治疗的耐受性非常好。
质子治疗可更好地保护包括肠道和直肠在内的所有有风险的器官。
病例2:质子治疗是首选,治疗中可继续工作
一名53岁的男性患中等风险前列腺癌,拒绝手术。
且有前列腺家族史,其父亲和兄弟患有前列腺癌。
预计质子治疗计划可更好地保护患者所有有风险的正常组织和器官,包括直肠。
此外,考虑到基于光子放疗的过量散射辐射剂量,质子治疗是该名患者的首选,以降低其余生中与辐射相关的继发性恶性肿瘤的风险。
该患者共接受了5.5周的质子治疗,共28次。
患者对质子治疗的耐受性极好,甚至他能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继续工作。
轻度的泌尿和肠道影响最小,不需要干预或药物治疗,他能够在整个治疗期间和治疗后继续工作和锻炼。
总的来说,质子治疗是前列腺癌患者不可多得的治疗方式,不仅生存率高达96%,治疗过程还不耽误正常工作。
参考资料
[1]何立儒,李春媚,刘明等.中国前列腺癌放射治疗指南(2020年版)[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1,28(05)
:323-337.DOI:10.16073/j.cnki.cjcpt.2021.05.01.
[2]Slater J D, Rossi C J, Yonemoto L T, et al. Proton therapy for prostate cancer: the initial Loma Linda University experie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 Biology* Physics, 2004, 59(2): 348-352.
[3]Proton therapy case study-prostate cancer. Johns Hopkins
[4]Poon D M C, Wu S, Ho L, et al. Proton therapy for prostate cancer: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J]. Cancers, 2022, 14(4): 925.
[5]Mendenhall N P, Li Z, Hoppe B S, et al. Early outcomes from three prospective trials of image-guided proton therapy for prostate cancer[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 Biology* Physics, 2012, 82(1): 213-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