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儿童和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
每年估计有40万0-19岁的儿童和青少年罹患癌症。
近年来,儿童肿瘤的发病率还逐年增高。
白血病、脑癌、淋巴癌和实体瘤,如神经母细胞瘤和肾母细胞瘤等是最常见的儿童癌症类型。
01
什么因素会导致儿童患上癌症?
据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癌症跟成人癌症有所不同,绝大多数儿童癌症都没有已知的原因。
许多研究都试图查明儿童癌症的原因,但很少有儿童癌症是因环境或生活方式引起的。
目前的数据表明,近10%的癌症患儿是由于遗传因素而具有易感性的。
一些慢性感染,如艾滋病毒、爱泼斯坦-巴尔病毒和疟疾,是儿童癌症的危险因素。
还有些感染会增加儿童成年后患癌症的风险,因此可通过接种疫苗等减少一定的风险,如接种乙肝疫苗有助于预防肝癌,接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有助于预防宫颈癌。
此外,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癌症的慢性感染病也非常重要。
02
世卫组织:80%以上的癌症儿童都有可能治愈
据统计,在普遍能获得全面医疗服务的高收入国家,80%以上的癌症患儿能得到治愈;而中低收入国家,只有不到30%的患儿能得到治愈。
这说明当前的医疗技术是足够治愈大多数癌症患儿的,但是由于经济水平导致的诊疗延迟、无法获得治疗、放弃治疗等是中低收入国家癌症患儿存活率较低的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如果能获得儿童癌症服务,80%以上的癌症儿童都有可能治愈。
由于儿童对放射线非常敏感,儿童接受放射治疗的效果非常好,因此放射治疗是儿童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儿童对放射线的敏感,反过来也会导致儿童放疗的相关毒副作用和第二原发性肿瘤的风险增加,严重损害儿童治疗后的生活质量。
为解决放疗毒性的问题,具有布拉格峰这种优越物理特性的质子束被应用于放射治疗。
质子束可以以最小的剂量沉积穿过组织,直至射线路径的末端产生能量沉积的布拉格峰,到达布拉格峰之前沉积的剂量大约是最大峰值的30%,而其峰值后延的剂量几乎为零。
跟光子放疗相比,质子治疗为肿瘤靶区提供类似剂量照射的同时使患者全身累积的辐射剂量降低50%~60%。
质子治疗用于儿童癌症的治疗中,可得到较高的存活率和肿瘤控制率,降低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放射剂量、以及跟放疗相关的不良事件风险、毒副作用。
03
质子治疗儿童肿瘤的临床效果,究竟如何?
随着质子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质子治疗的病种和适应症也逐渐扩大。
儿童肿瘤的质子治疗已逐渐成熟,长期的随诊结果显示,质子治疗儿童肿瘤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正常组织的早期和晚期放射并发症。
1.儿童髓母细胞瘤
Shalet等研究发现,对男性患儿进行35 Gy的X线全脊髓放疗,睾丸的受量为0.5~1.2 Gy,可导致睾丸功能下降。对女性患儿的卵巢受照剂量约为0.9~10 Gy,则可能导致不可逆的卵巢功能障碍。
而质子治疗则可避开对盆腔内器官的照射,从而避免了性腺的放射损伤。
Sarah等的研究显示,质子治疗髓母细胞瘤患儿的3年总生存率为83.8%,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80%,3年局部控制率为92.2%。
2.儿童低级别胶质瘤
质子治疗低级别胶质瘤患儿的3年总生存率为92.8%,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9.3%,3年局部控制率为82.7%[4]。
3.儿童室管膜瘤
质子治疗室管膜瘤患儿的3年总生存率为89.2%,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51.8%,3年局部控制率为67.3%[4]。
4.儿童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肿瘤
质子治疗该肿瘤的3年总生存率为53.2%,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42.4%,3年局部控制率为66.5%。
5.儿童霍奇金淋巴瘤
Wray等2016年的一项研究,分析了质子治疗儿童霍奇金淋巴瘤的结果。
结果显示,质子治疗霍奇金淋巴瘤患儿的2年和3年总生存率都为94%,无进展生存率为86%[5]。
总的来说,质子治疗儿童肿瘤不仅能保护正常组织器官、减少不良反应,而且还具有优秀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WHO官网:儿童肿瘤
[2]李家敏,刘素文,于金明.质子放射治疗与儿童肿瘤[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5(09):716-719.
[3]吕铁,张高龙,曲宝林,等.儿童肿瘤质子放疗进展[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23-08-29].
[4]Peters S, Frisch S, Stock A, et al. Proton beam therapy for pediatric tumor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experiences of clinical outcome and feasibility from the KiProReg Study[J]. Cancers, 2022, 14(23): 5863.
[5]Wray J, Flampouri S, Slayton W, et al. Proton therapy for pediatric Hodgkin lymphoma[J]. Pediatric blood & cancer, 2016, 63(9): 1522-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