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癌症是全世界的一个主要死因,2020年有近1000万例死亡由癌症导致。
乳腺癌、肺癌、结肠癌、直肠癌、前列腺癌、皮肤癌和胃癌是最常见的癌种。
世卫组织提醒,如果癌症患者能尽早发现得到有效治疗,许多癌症都是可以治愈的。
癌症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全身性治疗(化疗、激素治疗、靶向生物治疗)等。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既考虑不同的癌种又要考虑个体的情况。
我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我国放射治疗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政策建议》显示:放射治疗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核心手段之一。
世卫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45%的肿瘤患者是可以治愈的(按5年生存率计算),其中18%是依靠放疗治愈的[3]。
质子治疗和硼中子疗法属于目前最先进的癌症放疗方法。
很多人想要知道两者有何差异?治疗时该如何选择?
01
质子治疗的优势:Bragg峰
在了解质子治疗和硼中子俘获疗法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传统放疗方法的特点。
传统放疗
传统放射治疗(X射线等)肿瘤前方的组织的受照剂量要高于肿瘤所得到的剂量,而且肿瘤后方的组织也受到相当高的受照剂量。
因此,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器官会受到大范围辐射。
从而引起一系列近期和远期的并发症和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且后续还得因此而付出昂贵的治疗费用。
质子治疗
质子穿越靶物质时,开始释放的能量并不多,只有到了质子射程的末端才会释放大量能量,形成Bragg峰(布拉格峰)。
峰后,能量则呈断崖式下降,几乎可以忽略。
因此,可以认为质子束在Bragg峰处沉积全部能量。
该特性使得质子在放疗中可以实现剂量的集中分布。
临床应用中,使肿瘤细胞正好处于Bragg峰位置处,可对靶区肿瘤细胞造成最大程度的杀伤,同时还能显著减少对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从而达到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不会对正常器官形成较大的毒副作用的目的。
02
硼中子俘获疗法优势:10B(n,α)7Li反应
硼中子俘获疗法(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 BNCT)是目前一项处于快速发展中的先进放疗技术。
硼中子俘获疗法(BNCT)是通过在细胞内发生10B(n,α)7Li原子核反应杀死癌细胞,是一种原子级别的二元靶向治疗。
治疗时,首先要给癌症患者注射一种含硼-10(10B)的特殊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在体内可选择性聚集于癌细胞内,而较少分布于正常组织中,对癌细胞具有很强的特异性亲和力。
该化合物对人体的毒性很低且对肿瘤无效,但当用对人体损伤不大的热中子或超热中子束进行肿瘤局部照射时,中子即与在癌细胞内富集的10B发生10B(n,α)7Li反应。
硼中子俘获疗法生成具有极高传能线密度的α粒子和7Li反冲核,其平均传能线密度分布为190 KeV/μm和160 KeV/μm。
理论上,数个α粒子释放的能量就足以摧毁任何人体细胞;
但在人体组织中,这些粒子仅具有一个细胞尺寸的极短射程(5~9μm),因此10B(n,α)7Li反应只能杀死内部富集了10B的肿瘤细胞。
而周围正常组织由于10B含量很少,因此受到的损伤较小。
03
质子治疗和硼中子俘获疗法,临床应用结果如何?
质子治疗
2021年《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rticle Therapy》上发布的一项研究,对质子治疗头颈部肿瘤的效果进行了长达12年的调查分析。
结果显示,质子治疗头颈部肿瘤的2年生存率为87%,5年生存率为75%;2年局部控制率为87%,5年局部控制率为78%;2年无病生存率为74%,5年无病生存率为63%。
硼中子俘获疗法
2019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的报告显示,硼中子俘获疗法治疗头颈部癌症的缓解率为71%,1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1%,且重度副作用发生率较低。
总的来说,质子治疗和硼中子俘获疗法在理论上都可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保护正常组织,但质子治疗有更多的临床试验支持,较硼中子俘获疗法更成熟。
参考文献
[1]世界卫生组织
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cancer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我国放射治疗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政策建议》
[3]蔡伟明.质子和其他放射治疗肿瘤的比较[J].基础医学与临床, 2005, 25(2)
:6.DOI:10.3969/j.issn.1001-6325.2005.02.004.
[4]刘志凯,程炜诗,吴王锁等.硼中子俘获疗法的原理及临床应用[J].协和医学杂志,2023,14(04):698-705.
[5]Gunn G B, Garden A S, Ye R, et al. Proton therapy for head and neck cancer: a 12-year, single-institution experie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rticle Therapy, 2021, 8(1): 108-118.